八哥头上的凤头分不分雄雌之分,一般多长时间长出来
1、鸟的选择
八哥羽衣不华丽,歌喉也不很美,但不怕人、聪明、善仿人言。有人惯养八哥为的是让它跟人玩,但多数人是为听其学“说话”。因而对雌雄选择不严格,关键是要以幼鸟开始饲养。但有人认为,八哥雌鸟比雄鸟更善于模仿。根据经验认为嘴呈玉白色、脚橙黄色的比嘴灰褐色、脚黄褐色的八哥更“聪明”。
2、笼的特点
八哥和鹩哥等椋鸟科的鸟均属大型笼鸟,笼子应大一些。因其食性杂、食量大、排便多,笼应为亮底、下有托粪板。另外,八哥的嘴强有力,身体健状,笼宜坚固。一般高48厘米、直径36的厘米、条间距2.2厘米,条粗0.4厘米,竹制、铅丝(14号)制均可。鲨鱼皮栖杠一根,食水罐、软食缸各一个,比一般鸟的深、大、结实。
3、饲料和喂法
成年鸟以鸡蛋大米为常备饲料,每天上午喂一软食缸肉沫、水果(切成小块)、粉料(同画眉)拌成的软食,量以在1―2小时之内吃完为限。幼鸟食料可把粉料和肉沫加水或用芭蕉调成泥状。团丸填喂,每天5―8次。待鸟能自己吃食时改成软食,羽毛长齐后再加鸡蛋小米。
4、管理和调教
八哥粪便多而腥臭,要每隔一天清刷一次笼底和托粪板。同时应常使鸟水浴。可将八哥放在水浴笼任其自行洗浴,用喷壶淋浴也可,水浴后置阳光下晒干。水罐每天换水,因为吃软食常涮嘴,容易污染。
自幼羽至成羽期间教鸟“说话”最好,每天早晚空腹时教,周围环境要安静,无噪杂声音。教的话音节应先少后多,一句学会后再教第二句。每“说”清楚一次便赏给鸟喜欢吃的食物。象香蕉、昆虫等。需多次重复,一般学会一句需3―7天,能学会10句话的就是优秀者。
用学会说话的老鸟带最省事,教话时让鸟对着镜子见效快。至于八哥学“说话”必须给舌头动某种手术的说法,是没有科学依据的。因为多数鸟的发音器官是位于气管下端、支气管分支处的“鸣管”,靠附着肌肉的收缩而发音的,而人的声带是在气管上端。八哥鸟凤头完全长好要多少时间.
从鸟蛋孵出到长出凤头大约需要4-5月时间.一般第一窝八哥5-6月孵出,在7-8月份换毛,9-10月份换毛结束,最后长出凤头.成为成鸟了.
粗大事鸟!!!出門遛八哥竟被鳳頭蒼鷹叼走嘉市飼主措手不及(转载)
出門遛八哥竟被鳳頭蒼鷹叼走
嘉市飼主措手不及地方中心/嘉義報導嘉義市一名飼主養了一隻八哥鳥,三不五時的會帶牠出門放風,沒想到日前帶八哥出門時,位於文化路一邊的樹叢竟然衝下來一頭疑似鳳頭蒼鷹叼了八哥就走,飼主根本就來不及呼救。鳥類專家研判,這隻生性大膽的鳳頭蒼鷹,早就相準了要抓那隻八哥。據了解,當時八哥正準備要停在主人的肩膀,結果被後方衝出來的老鷹抓走,這一幕剛好被後方車輛上的行車記錄器錄下來!從影片中得知,這起「老鷹抓八哥」慘案發生於10月27日下午3時許,飼主悠閒地在嘉義市文化路騎著自行車,頭上飛的則是他飼養的八哥。專家:老鷹早就鎖定八哥再也平常不過的午後蹓鳥,半路卻殺出不速之客,一隻老鷹突然從道路一旁民宅內的樹上竄出,一兩秒鐘不到的時間,就叼走了八哥,影片中,飼主即使「錯幹喇譙」萬萬也料想不到會發生這種事情。這隻「老鷹抓八哥」的凶手疑似是鳳頭蒼鷹,飛行速度之快、掠食技巧之猛,令騎著自行車的飼主連揮手驅趕的動作都來不及,眼睜睜痛失了愛鳥,這個罕見的場面,也充分反應出大自然「弱肉強食」的現象。螳螂捕蟬,黃雀在後「命案」現場環顧周邊雖然有高樓大廈,但是一邊也有茂密的樹叢,很可能就是老鷹的藏身處,鳥類專家陳建樺(右圖)研判,抓走八哥的應該就是鳳頭蒼鷹,因為牠生性相當大膽,已經習慣在住宅區築巢,而牠早就相準了要抓那隻八哥。陳建樺表示,牠已經鎖定了,牠不可能出奇不意去抓,牠絕對遠遠就看到那隻八哥在那裡。」聰明的八哥鳥善解人意,許多飼主騎車外出,八哥鳥就會停在飼主肩膀一起兜風,民眾行車記錄器拍攝到的這隻小八哥跟著主人開心外出放風,卻萬萬沒想到「螳螂捕蟬,黃雀在後」,展翅高飛一離開主人視線,立刻成了老鷹的大餐,再也無法回到主人身邊。
黑黑(八哥鸟)长本事了
黑黑又长本事了,我昨天要出门了,黑黑看我要出门,心里可着急了,我和黑黑说妈回家看大鹊去,你在着看好家啊,黑黑说快穿鞋去,我说知道了,黑黑接着说妈再见啊。
八哥鸟腿上长了瘤子怎么办
八哥鸟腿上长了瘤子怎么办